75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只是何桂清看得淡了:“这原本就不是我们浙江的兵马,只是借来的兵马,怎么能想着调度自裕,走了也好!”

王有龄却是气愤地说道:“中丞,话不能这么说,我们杭州原本有仁字五营,有邓绍良的潮勇,怎么也能守一守,但是现在可好,连一个可战的将兵都没有了,如果红贼来犯的话,我看城内能打,也就是那些糊锡箔的工匠了!”

这些糊锡箔的工匠都是大力士,倒有数千名,李秀成第一次攻杭州的时候,清军就是把这几千锡箔工匠动员起来挡住了李秀成的攻势,但也就是局限于此了,何桂清却是依旧笑了:“红贼犯不犯杭州,本来就不在于守兵之上,如果不是柳绝户手下留情,这杭州府还能守到今日?”

这是一句实话,只是何桂清点破之前,无论是何桂清还是王有龄都是有几分侥幸心情,期望这杭州城能守得住。

“那可怎么办?”王有龄说道:“不若先联络赵景贤?”

赵景贤是湖州人,从咸丰三年开始就在湖州办团,而今年因为红贼在浙起事,他办团格外热心,现在整个湖州一府已经被经营成了赵景贤的铁桶江山。

据说他招募精兵数千人,又从上海购置了大批洋枪洋炮,屯集了可以数月之用的物资,已经做好了在湖州坚守的准备,而何桂清却笑了:“何必寄人篱下,我不愿意从贼,但是去上海租界做个寓公,还是不成问题的!”

他这么一说,王有龄也就放心了,他说得轻松起来:“可惜这苏杭天堂,都要送给这柳绝户了!哎,中丞,若无这柳绝户,说不定以中丞在浙江数年奇功,已经转任部堂了!”

“是啊!我原本以为,两江总督之职,不在话下!”何桂清接下去又笑道:“不过两江总督看起来既管江苏,又管江西,还管安徽,但实际也不是什么好缺,江西连曾涤生都要斗法,安徽更不用说了,至于江苏,本来就有两个布政使,又有漕督、河督,不是什么好缺!”

这两江总督,既是天下第一等的好缺,也是天下第一等的坏缺,名义管三省,但实际连江苏本省都未必摆得平,原因很简单,江苏本来就有江苏布政使和江宁布政使两个布政使,但是更麻烦的是漕运总督驻淮安府,南河总督驻清江浦,这两个总督都和两江总督平级,江苏巡抚驻苏州,江苏学政驻江阴,两淮盐运使驻扬州,安徽布政使又常驻江宁,省内形成多个政治中心,除非是强人中的强人,否则两江总督的政令搞不好会出不了江宁城。

历史上马新贻就是搞不平这些方方面面的关系,才演出一场刺马案,甚至连曾国藩这样的人物在两江总督任上都觉得如履薄冰,更不要说现在两江总督的治所江宁已经变成了天京,被迫到处流浪。

但是何桂清说得轻松,眼里却是甚是失意,两江总督就是两江总督,他为了这么一个总督缺已经谋划已久,也不知道费了多少心力,现在却连这个浙江巡抚都丢掉了:“我倒是不知道,是希望藩司一路告捷好,还是希望胡藩司兵败而归好?”

不管哪一样,似乎都是他这个浙江巡抚的任职到头了,因此他再怎么云轻云淡,都化作了一声长叹。

“这东南的局面,或许还有一点点转机吧?”王有龄说道:“如果柳绝户给面子的话,我们还能在杭州府过个年!”

“哎……”又是一声长叹,只是下一刻外面快马飞驰而来,同时从南北传来了两个消息。

“胜保、僧王已率大兵入浙!”

“胡藩司报收复建德!”

ps:继续向大家求一张月票,谢谢大家,明天争取三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斜风请大家收藏:(www.75xsw.com)斜风75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75小说推荐阅读: 天下衙门战国群星闪耀时回到三国从抢赵云的马开始愿天下再无穿越者皇帝是假混蛋是真红楼之科举进士亮剑从代管兵工厂开始崛起极品铁匠穿越做书生三国之铁骑无双我在红楼做好汉被狼牙淘汰的特种兵家族百年:从大唐开始永生远东1628老老实实当皇帝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三国:我!桃源居士,蜀汉改命人关于转生当了帅哥这件事梦唐霓裳沃血江山之征战大宋秦王之天下名将闲散教书人从绿林开始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亮剑之神级选择系统绝地求生之雄霸三国红楼前传之农门科举大秦第一厂公攻略初汉新汉大帝
75小说搜藏榜: 天下枭雄承包大明大宋之天子门生明末:开局炮毙皇太极明末之席卷天下明朝伪书生赵宋江山赋汉末的幸福生活原始大厨王莫斯科1941超神佣兵系统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回到三国从抢赵云的马开始清明上河图朕的异界大明沃血江山之征战大宋借路问道只为遇见司马懿南宋不咳嗽乱世绝壁锦医卫大明神医朱雄英赘婿欢城天下吾乃真小人签到在红楼葬明三国:从抢洛神开始神级兵王大国将相
75小说最新小说: 从亮剑开始打卡天下新列强时代斜风大宋第一太子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不科学的原始人残唐再起民国大文豪北侯群英三国大唐太子爷抗日之特种强兵大唐弄臣权驭大明猎击三国蜀汉的复兴三国之商人当立回到明朝去闯荡三国之代魏成蜀最强特种兵之战狼攻取天下抗日之天狼突击队开着外挂闯三国大晋匪王新二战之鹰击长空特种兵之战狼抗联1939我的三国有点猛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