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75小说 >  国士 >   第957章 左乱缘由

于是,这个假太子当即就被拿下,交三法司会审,这才得知,此人确系假冒,本姓王,名之明,乃是高阳一普通人家子弟。

按说,这也就是一件普通的案子,没什么了不起。

在现代世界的时候,孙元也大概看过这一案件的历史资料。再他看来,这个王之明肯定是假太子。抛开王铎这个做了三年太子老师的人不说,南京政府中的官员中有很多从是北京逃来的。这些人当中不少人都是认识太子朱慈烺,如果他的身份是真,为什么当初没有人上前相认?而且,这人两太子平日里在什么地方读书都说不出来,不是李鬼才怪。

可是,这事直接关系到法统,关系到弘光皇位的合法性,如果运用得当,未必不是一件政治斗争的大杀器,至于那王之明究竟是不是假冒的太子,已经不重要了。

弘光帝为了巩固皇权,和马士英联手打击东林,对朱由崧继统不满的人乘机兴风作浪,散布流言蜚语,于是围绕着太子的真伪在不明真相的百姓和外地文官武将中掀起了一片喧哗。弘光朝廷越说是假,远近越疑其真。太子遭禁,掀起了轩然大波,南京士民皆哗然不平。江防督抚袁继咸、宁南伯左良玉等大臣上疏抗争。

左良玉本就是东林的人,当初他做官曾得力于侯恂的推荐。侯恂本是东林党人。

马士英、阮大铖掌权后,担心东林党人依靠左良玉跟自己为难,诸多提防,并修筑板机城作为向西防御的屏障。左良玉说:“现在西面有什么好防的,大概是防我吧!”对于朝廷打压东林一事本就极度不满。

而且,他这人虽然跋扈,可能够有今日的风光,全赖崇祯皇帝一手提拔,对于崇祯帝非常忠诚。听说皇太子被禁,顿时怒不可遏,立即发檄文清君侧,带领大军顺长江而下,准备一举将马士英党羽连根拔除,让东林重回中枢决策核心。

马士英和弘光能够有今日的风光,还不是因为江北诸镇大军的拥戴,我老左这一回也要学学他们。

左良玉这次主力尽出,从汉口到蕲州,排列了二百多里长的军舰,浩浩荡荡地顺江东下了,就在前几日刚拿下了九江。

……

“什么清君侧,什么太子是真,不过是害怕闯贼的借口而已。国事,就是坏在这个左良玉身上,此人就算是死了,也不足以赎其罪之万一!”孙元想起这事,心中有些气愤。

实际上,当初左良玉在是否出兵南京一事上还是有些犹豫的,可李自成的溃兵一到,他就下决心了。

当初,左良玉驻扎在武昌。左部在经过朱仙镇大战之后,精锐损失殆尽,手下的人马虽多,可都是乌合之众。

李自成在河南被安济格打得溃不成军之后,仓皇南下湖广,要去攻武昌,以为根本。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闯军士气沮丧,要想打下有着坚固城防的武昌无疑是痴人说梦,也就是他走投无路时的疯狂而已。

可左良玉可是被李自成打破胆了的,就想出了这么个清君侧的主意,带着所有兵马一路随江东下,说是要为太子伸张正义,其实就是为了逃命。

结果是,李自成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武昌。

可李自成拿下武昌之后也守不住,然后阿济格来了。

李自成放弃武昌逃跑,建奴进城。

于是,整个华中落到清军手头。阿济格有了武昌这个根据地,正气势汹汹地朝南京杀来,和多铎、准塔夹击南京政权。

“如果左良玉留在武昌,坚守城市,阿济格也无法东进。在真实的历史上,南明的灭亡,这鸟人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不过现在最严重的问题其实在江北,在淮安刘泽清那里,现在却是到了起用刘春这颗棋子的时候了。”

喜欢国士请大家收藏:(www.75xsw.com)国士75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75小说推荐阅读: 天下衙门战国群星闪耀时回到三国从抢赵云的马开始愿天下再无穿越者皇帝是假混蛋是真红楼之科举进士亮剑从代管兵工厂开始崛起极品铁匠穿越做书生三国之铁骑无双我在红楼做好汉被狼牙淘汰的特种兵家族百年:从大唐开始永生远东1628老老实实当皇帝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三国:我!桃源居士,蜀汉改命人关于转生当了帅哥这件事梦唐霓裳沃血江山之征战大宋秦王之天下名将闲散教书人从绿林开始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亮剑之神级选择系统绝地求生之雄霸三国红楼前传之农门科举大秦第一厂公攻略初汉新汉大帝
75小说搜藏榜: 天下枭雄承包大明大宋之天子门生明末:开局炮毙皇太极明末之席卷天下明朝伪书生赵宋江山赋汉末的幸福生活原始大厨王莫斯科1941超神佣兵系统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回到三国从抢赵云的马开始清明上河图朕的异界大明沃血江山之征战大宋借路问道只为遇见司马懿南宋不咳嗽乱世绝壁锦医卫大明神医朱雄英赘婿欢城天下吾乃真小人签到在红楼葬明三国:从抢洛神开始神级兵王大国将相
75小说最新小说: 从亮剑开始打卡天下新列强时代斜风大宋第一太子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不科学的原始人残唐再起民国大文豪北侯群英三国大唐太子爷抗日之特种强兵大唐弄臣权驭大明猎击三国蜀汉的复兴三国之商人当立回到明朝去闯荡三国之代魏成蜀最强特种兵之战狼攻取天下抗日之天狼突击队开着外挂闯三国大晋匪王新二战之鹰击长空特种兵之战狼抗联1939我的三国有点猛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